7月份各地持续高温,是全年气温、水温较高时期,也是雷雨多发季节,极易出现暴雨、强对流等极端天气,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,要注意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。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,7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:
一、 重点关注疾病
1. 草鱼出血病: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,发病水温为20℃~30℃。在水温高于20℃时流行,25℃~28℃为流行高峰。各草鱼主养区均需重点防控。
2. 链球菌病:主要发生对象为罗非鱼,发病水温为25~35℃,在水温高于30℃极易发生,7月份也是该病的主要流行期,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3.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主要发生对象为鲤、鲫、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。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,流行范围广,多呈急性流行,发病后死亡率高,尤其水温持续在28℃以上、高温季节后水温仍在25℃以上时最为严重,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。
4. 细菌性肠炎病:主要发生对象为草鱼、青鱼、鲤、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。在水温高于18℃时流行,25℃~30℃为流行高峰。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,死亡率较高。从历年监测情况来看,当年草鱼种多在7月起开始发病,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。
5.刺激隐核虫病:主要发生对象为大黄鱼、石斑鱼、卵形鲳鲹等,刺激隐核虫的最适发育水温21~25℃。从近几年各地监测数据看,目前该病已进入高发期,福建、浙江等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及沿海省份需重点防控。
6. 肝胰腺坏死症:俗称“偷死病”,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、中国对虾、斑节对虾等,多由于投苗密度过大、饲料投喂过量,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引起,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