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,虽然一时暑气难消,但总体的趋势是昼夜气温差逐渐**,气温逐渐**至30℃以下,正是养殖动物鱼虾蟹生长的**温度范围。秋季是水产品生长、育肥和收获的重要季节,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,此时稍不注意,就会造成损失,甚至前功尽弃,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,对池塘最终的养殖产量与效益有密切关系。故提出如下技术和管理措施
一、加强水质调控
经长达4-5个月的养殖生产,随着养殖动物鱼虾蟹的生长,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,单位面积负载接近**,水体残饵,排泄物会消耗大量氧气,又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,氨氮累积增多,PH值下降,极易造成浮头泛池或暴发鱼病,导致重大损失。此时期要加强水质调控,主要做好以下几点:
一是要及时换水,少量多次,要吸取中上层水,以增加浮游生物种类,防止和减少兰绿藻的滋生形成“蓝淀水”。养殖河蟹的池塘应逐步加大换水量,采取少量多次,边进边排,防止水位过高造成水草浮起死亡,并每隔15天左右,泼洒一次生石灰,增加池水钙质,用量5公斤/亩.米,保持池水PH值7.8-8.5,透明度30厘米-40厘米,利于蟹壳增厚增硬,促使健康生长。
二是施用芽孢杆菌,光合细菌,硝化细菌,EM菌液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,以**亚硝酸盐、氨氮、硫化氢、PH值过高等因素对水体造成的危害。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肥、活、嫩、爽状态。
三是配备增氧机的塘口,养殖户在这一时期要根据天气、养殖动物的具体活动等情况适时合理的开启增氧机,**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,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,使水体溶氧均匀合理,有利于池塘水质的改善,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,可**地预防浮头;有条件的养殖户还要准备一定量的增氧剂以防急需之用。